查看原文
其他

让英雄赞歌再次响起 ——怀念岳父(诸炳兴)

2018-04-01 作者:诸炳兴 知青情缘


今天,是岳父从抗美援朝回国60周年的纪念日,正值中朝领袖重新握手的美好时光,也是纪念岳父去世的第十一个清明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发上5年前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而写的原创《让英雄赞歌再次响起——怀念岳父》也许更有意义,在此,让大家分享! 


让英雄赞歌再次响起

  ——怀念岳父

                              作者:诸炳兴

 

    1950年10月19日。几十万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大幕,一阕慷慨悲壮的民族史诗就此抒写,一曲高亢激越的战争壮歌就此唱响。

 

              

中国人民组成了强大的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0年3月,新中国刚成立,为了保卫胜利果实,那年,岳父刚满16岁,青春少年的他听从毛泽东的号召,跟着湖南老乡彭德怀,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投身于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和中朝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五次战役建奇功 ,朝鲜人民在抗美正义战争中遭受到史无先例的残酷的灾难,我们的志愿军是感受着无比的愤怒的。这愤怒也就是他们的一种力量,他们向全国人民发誓:“一定要彻底地、干净地、全面地把敌人消灭!”

                                

 我岳父在朝鲜战场志愿军时的军官照

 

    我岳父在战斗中,出生入死,累立战功。曾在九二O八部队三大队十二小队,在陆军步兵中当战士,他从战士、又调四一一团侦通连当通信员、再回座力炮连当副班长、班长、副排长。1957年调六二O八部队75队,任司务长,任为少尉军官,直到1958年3月,从朝鲜战场回国。曾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他在火线入党,他在战场提干,他在朝鲜战场戎马生涯八年,他与战友们一起冒枪林弹雨,浴血奋战,歼敌23万余人,与他同去的十几名战友,都献身了这场战争。最后,只留下他独自一人。他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他们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被中朝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

       

 岳父的志愿军座力炮兵在上甘岭战役中发挥强大威力

 

 岳父在朝鲜战场的《荣誉证》

 

 

《荣誉证》内记満了立功授奖事迹

 

《荣誉证》内记満了立功授奖事迹

 

《荣誉证》内记満了立功授奖事迹

 

岳父的《军官证》

 

 

岳父的《军官证》内页

                                 

岳父的《复员证》

   

岳父的《复员证》的内页

                       

 金日成慰问中国人民自愿军志愿军部队在战地集会,热烈欢迎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自愿军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连续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役,歼敌23万余人,迫使美国侵略者同意举行朝鲜战谈判,经过三年零一个月的战争和两年的停战谈判,把侵略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地区,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促进朝鲜的和平统一,缓和远东和世界紧张局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中朝两国关于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的建议,于1953年3月至10月,分批全部撤出了朝鲜。当时因形势需要,岳父在朝鲜一呆就八年,从未回过祖国。直到1958年3月,他才离开朝鲜回国。祖国人民热烈欢迎“最可爱的人”凯旋,赞扬他们打败了敌人、“帮助了朋友”,保卫了祖国、拯救了和平。

  

彭德怀司令员视察炮兵部队(左一为陈赓副司令员、左二为甘泗淇政委)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经过三年零一个月的战争和两年的停战谈判,为促进朝鲜的和平统一,缓和远东和世界紧张局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响应中朝两国关于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的建议,于1953年3月至10月,分批全部撤出了朝鲜。当时,因形势需要,一直到1958年3月,他才离开朝鲜回祖国,岳父在朝鲜一呆就八年,从未回过自已的祖国。祖国人民热烈欢迎“最可爱的人”凯旋,赞扬他们打败了敌人、“帮助了朋友”,保卫了祖国、拯救了和平。


     一些亲美、媚美、恐美的人也以为美国了不起,是世界第一。但今天怎样呢?在朝鲜这个局部性的战争中遭受到了这样大的惨败!自我陶醉吃粪了,虚声恫骇不灵了,纸老虎被戳穿了。让世界人民明白:美帝国主义这个靠山并不可靠,美帝国主义这个第一号的强国并不可怕。

 

    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为中朝代表团首席代表和“联合国军”方面谈判,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同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以及朝鲜首相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金日成、彭德怀向朝中部队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十二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朝鲜人民欢庆胜利

  

    抗美援朝是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后,我们一个国家打他十七个国家,两个八国联军还拐弯,创造了人类现代史上,打造了汉族人历史上最强大的军队,一个国家单独击败世界力量的先例。这在毛泽东之前和毛泽东之后谁能做到?谁又敢想?没有抗美援朝,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将全是耻辱,毫无闪光之处。抗美援朝成为中华民族漫长屈辱历史上唯一的亮点,一夜间撕碎了“劣等民族”的标签,牺牲再大都值!历史再也不会给中国人这样的机会了。  

 

 欢送志愿军——再见吧,亲爱的战友

   

    一曲高亢激越的战争壮歌就此唱响《英雄儿女》的《英雄赞歌》,在纪念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之际,《英雄赞歌》再次唱起,我的眼前浮现了岳父的容光焕发的面容,为了大地微笑是您们——“最可爱的人”奋不顾身,浴血奋战,不惜牺牲自已的生命!


    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再唱起岳父生前最爱听的这首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志愿军部队在战地集会,热烈欢迎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

      

岳父在上海淀山湖边的墓


   六年前,岳父因患癌症,身上带着朝鲜战场美军给他的弹片,在他工作、生活过的红土地上——西双版纳与世长辞了。


     如今,在这特別曰子里,我把他的骨灰带来了上海,后天,在岳父去世的纪念日,我将他在上海入土为安了!


     让他在九泉之下安息,因为,我们过着舒适、幸福、和平的生活! 


     在纪念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的阅兵仪式中,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长崔龙海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志愿军怀着国际主义精神和兄弟情义,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其付出和牺牲将永记中朝友好史册,中朝亲善、友谊将在这种鲜血凝成的友谊之上继续发展下去。

    

    让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

                                                


   2013年7月27日于上海


作者简介


诸炳兴,上海老知青,曾上山下乡到云南农垦西双版纳景洪农场,先在基层劳动,后调场机关工作。他目前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正在撰写有关知青文化历史文稿。

作者作品链接


金山绽放的奇葩——从版纳胶林走来的画家顾世雄(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上集)(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中集)(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灯的启迪(下集)(诸炳兴)

【海上桂林---下龙湾】越南之行 (一)(诸炳兴)

【戴绿帽子是越南男人的骄傲】越南之行 (二)(诸炳兴)

【越南女性的“穿“---旗袍】越南之行 (三)(诸炳兴)

美国之行(一)(诸炳兴)

美国之行(二)(诸炳兴)

知青情怀 倾心桃李---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孙澄(诸炳兴)(更新)

知青情怀  倾心桃李---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孙澄(诸炳兴)

第四次见面----她躺在花丛中(诸炳兴)

我要休息了……(诸炳兴)

情系锅里——父亲留下的那口锅(上)(诸炳兴)

情系锅里——父亲留下的那口锅(下)(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1--3)(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4--6)(诸炳兴)

知青 编辑 作家 ——修晓林(7---10)(诸炳兴)

女儿接受了WGSN集团的独家采访(诸炳兴)

我与《西双版纳报》分别三十年(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调工资(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照相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驾手扶拖拉机(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记献血(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借单车(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悼连长(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记献血(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的狗取名叫"赛虎"(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流沙河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扛棺材(诸炳兴)

阿克人与古树茶——阿克古茶探密(诸炳兴)

初上九华山(诸炳兴)

吃在版納(诸炳兴)

【我当知青的那些事】买汽车(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喝喜酒(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南联山兵团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放电影(诸炳兴)

定格在青春  成功在于始---云南知青老照片征集前奏曲(诸炳兴)

冬天里的一把火(诸炳兴)

【冬天里的一把火】《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修订版金鸡报晓迎新签售活动(诸炳兴)

四十年后又见阿城(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救命的人参(诸炳兴)

来自西双版纳罗司令的——新年礼物(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她在返城前夕离去--(诸炳兴)

真实的记载    亲身的经历 ——原重庆赴云南知青李长寿的长篇纪实《在命运的博击中突围》在沪签售(诸炳兴)

西双版纳情缘未了,高铁首发助我圆梦(诸炳兴)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作曲家刀洪勇(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看打架(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吃病猪肉(诸炳兴)

基诺族的恩人——毛泽东(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画像(诸炳兴)

【我当知青哪些事】鱼偷了,猪又去哪儿了?(上)(诸炳兴)

【我当知青哪些事】鱼偷了,猪又去哪儿了?(下)(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怀念"小队长"-(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上)(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中)(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夹皮沟里的弃婴(下)(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我帮王丹凤带白糖(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他偷了毛主席花圈上的花(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古榕树与吊巢鸟(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荔枝树之情(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吃蚂蚁(诸炳兴)

【知青二代】羊年女儿的新起航(诸炳兴)

知青情缘溶丹青(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一条带"政治"的鱼-(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阿妹堕胎记(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学骑马(诸炳兴)

【知青家园遇克家】最“知名”的上海知青朱克家(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南联山的半夜枪声(诸炳兴)

西双版纳人民记忆的符号------记景洪街上的雕塑(诸炳兴)

【我当知青那些事】西双版纳象脚鼓响起的时候(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1)(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2)(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3)(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4)(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5)(诸炳兴)

【版纳往事】胶林的“小民工”(6)(诸炳兴)

胶林的“小民工”(7)(诸炳兴)

上海本地人的----粥(诸炳兴)

在西双版纳拍摄的以秦怡主演的电影《摩雅傣》的原型(诸炳兴)

那夜,我不敢哭!(诸炳兴)

心灵的告白(诸炳兴)

40年后的母女拥抱!——女儿,你在哪里?(诸炳兴)

知青---军人---作家------记"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诸炳兴)

水...水! 水、水、水...水!!---版纳勐海插队与农场知青首次聚会(诸炳兴)

西双版纳的"知青寒酸饭(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2)(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3)(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4)(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5)(6)(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7)(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8)(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9)(10)(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1)(12)(13)【一场离奇的婚变】(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4)(15)【阿慧的冷暖人生】(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16)(17)(18)(19)(20) 【“表妹”的坎坷人生路】(诸炳兴)

流沙河畔的故事(21)【“表妹”的坎坷人生路 (6)(全集共6节完)】(诸炳兴)

一位文学编辑与91位作家  一部中国文坛的珍贵史料(诸炳兴)

沙英不是"孽债"(诸炳兴)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